通過工作項目化清單,加強與37家成員單位的工作對接,構建上下聯動的“大聯合、大協作、大科普”工作格局,實現“科普一盤棋”;建設8個省級社區e站,開展以貼近居民、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為目標的各類科普活動,在科普宣傳中發揮了輻射帶動的主陣地作;通過積極開展科技實驗第二課堂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科普服務,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提升青少年科學素質的創新實踐能力,發現和培養具有創新潛能的后備人才……
太原市尖草坪區通過多方位工作,進一步提升科普影響力,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在中國科協公布的最新一批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的創建名單中,尖草坪區成功上榜!3月1日,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尖草坪區以“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創建標準,不斷深化科協組織改革,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全力以赴完成創建全國科普示范區任務,為建設“強富美旺”北部新城貢獻科技力量。
作為太原市的上風頭、水源地的尖草坪區,擁有產業基礎強、生態稟賦優、文化底蘊深、科教環境好、建設空間大等優勢,是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的主戰場,具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創建全國科普示范區工作一直是全區中心重點工作,搶抓機遇、乘勢而上,開啟了新時代科普賦能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的新征程。
反應靈敏的機器人、琳瑯滿目的昆蟲標本、各式各樣可以體驗的科學裝置,還有隨時都能陪你下棋的象棋機器人……去年寒假期間,在科技志愿者的講解之下,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到尖草坪區乾澤園社區科技館參觀,面積不大的科技館內,處處藏著想不到的奧秘。作為太原市首家社區科技館,這里為廣大青少年和科普愛好者提供了一個認識科技、了解科技、體驗科技的平臺,打通了科普服務的“最后一公里”。不僅如此,該區的區級黨群服務中心也掛牌成為區級科普活動基地,為舉行大型科普活動提供了主陣地。
為爭創“國字號”科普示范區,近年來,尖草坪區不斷完善科普陣地,各鄉(鎮)、街道,村(社區)實現了“三有三優”(有圖書、有設備、有骨干,主題優、服務優、成效優)科普功能室的“全覆蓋”,各級科普活動豐富多彩。該區科技志愿服務平臺注冊人數7426人,共計有127支隊伍,位居太原市第一,科普中國App注冊人數在山西省也位居前列,為開展科普活動創造了條件。
同時,尖草坪區積極聯合省級科普專家,參與到基層的科技志愿服務中來。截至目前,該區先后與科普中國心理應急志愿服務隊山西省支隊、山西人人心理健康科技志愿服務隊等志愿服務隊伍,開展“線上+線下”心理健康志愿服務活動20余場,并依托宇文村、南翟村市級新時代美麗宜居示范村和紅薯、小米、櫻桃等特色農產品資源,積極申請科普惠農中心服務站,服務當地經濟發展。
此外,為助力“雙減”,尖草坪區組建科技輔導員聯合會,推廣實施“1+1+N”科普教育模式,積極開展聯學聯研聯策的交流研討活動,實現團隊資源共享和學思互鑒,促進了科技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和多樣化,各學校更是將科學教育和科普知識作為教學課程納入全學段,讓科普教育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