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在全國科技工作日到來之際,由省委宣傳部、省科協、省科技廳組織開展“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學習宣傳活動中,64位科技工作者被評為2020年“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他們以實際行動有力弘揚了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展現了我省科技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面貌。5月27日出版的《山西日報》對其中5位進行了報道,我們轉發以向他們致敬!
常明昌 把論文寫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
4月3日,呂梁市中陽縣車鳴峪鄉,山西農業大學常明昌教授看著寬敞的現代化廠房內,一袋袋碼放整齊的菌棒,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今年,做好黑木耳標準化生產工藝推廣和農民技能培訓,將中陽縣打造成全省最大的黑木耳現代化生產基地,帶領當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睆?018年起步,不到3年時間,中陽縣黑木耳栽培規模已達到1600萬棒,直接和間接帶動就業5000人左右。
2014年,常明昌帶領團隊在臨縣開始食用菌科技扶貧??h里的香菇產業從零起步,目前已實現規?;?、標準化、產業化發展。從最初服務一戶、兩戶菇農,進行一家一戶庭院式栽培,到引進社會資本,推動食用菌工廠化生產模式。從開始研究食用菌算起,35年來,他跑了山西省83個縣,在40多個縣開展社會服務和科技扶貧,幫助31家企業建立了食用菌工廠化生產基地,推廣優良品種300多個,打造了山西最大的香菇、木耳、白靈菇、繡球菌、杏鮑菇、靈芝、猴頭菇等基地,經濟效益達36億元,數十萬農戶因此受益。與此同時,常明昌帶領團隊先后舉辦食用菌培訓400多期,培訓農民4萬多人次,還開設了免費咨詢電話、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幫助農民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
作為學科帶頭人,常明昌在全國率先開創食用菌專業人才本科教育,2020年3月,他率領團隊申報的“食用菌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經教育部批準,成為全國首個食用菌本科專業,開創了中國食用菌科學大學教育的先河。他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科技成果為支撐、以強農興農為己任,一如既往,率領食用菌團隊,為我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再立新功。
來源:山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