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當今世界正處于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交匯點,科技創新正在成為引領中國發展的第一動力?!吨泄仓醒腙P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span>
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和創新第一動力的結合點,高校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力量。近年來,百年學府山西大學以建設區域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目標,集中力量加強重點學科、創新平臺和創新團隊建設,爭創具有應用前景的科研“拳頭”和名牌,逐步形成支撐山西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高水平動力源泉。
在山西大學科研群體中,光電研究所格外引人注目。山西大學光電研究所于1985年由彭堃墀院士建立,現有量子光學基礎研究和應用、非經典光場產生與應用、量子測量與通訊、腔量子電動力學、冷原子與光場相互作用、光與原子相干作用、玻色-費米混合氣體冷卻、激光技術與光量子器件8個實驗室和激光器、電子儀器、機加工3個車間。
30多年來,光電研究所始終堅持進行國際前沿課題的研究,以“攀登、奉獻”為靈魂,開展了連續變量量子信息和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量子效應的研究,同時向高科技應用延伸,發展了相應的量子光學器件,成為國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也是我國量子光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之一。實驗室緊緊圍繞量子光學的國際發展趨勢,以產生光場壓縮態為重要突破,在連續變量量子糾纏和量子信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的原創性成果,2006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在全固態連續單頻激光器研制方面長期鉆研,2002年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在超冷原子尤其是在費米氣體中實現人工自旋軌道耦合的開創性實驗,入圍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獎。
今年“五一”前夕,作為山西省科研領軍人才的杰出代表,山西大學光電研究所所長、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靖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張靖與彭堃墀院士(導師)(左)在實驗室。
躬身力行潛心科研
凝心聚力矢志創新
——山西大學光電研究所所長、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靖風采錄
矢志科研
學海無涯“樂”作舟
陽春時節,惠風和暢。筆者來到山西大學光電研究所,走訪了張靖教授。對于剛剛獲得的榮譽,張靖說:“我是改革開放以來成長起來的科研工作者。時代給了我們發展機遇,也賦予了我們更多的社會責任和擔當。我們必須求真務實、不斷創新,為祖國科技振興不懈奮斗!”
高高的個子,器宇軒昂,儒雅中透著剛毅。他是學生眼中的“移動百科全書”,不僅學識淵博,而且能將深奧的技術概念轉化為最生動的語言;他還是點燃團隊“創新之火”的領航員。在他的帶動下,一批批復合型研究人才茁壯成長,一項項行業領先的研究成果相繼誕生。走訪過程中,筆者深深地被他篤學慎思的學者風范、舉重若輕的領導藝術和謙和大度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所打動。
只要對某件事產生興趣,就會全力以赴——這一點在張靖身上表現得十分鮮明。在華中科技大學就讀期間,隨著對專業知識的深入學習,他對光電研究表現出強烈的學術興趣。大學畢業后,他進入山西大學攻讀碩士、博士,2000年1月至2000年4月在日本國家計量研究所從事合作研究,2002年3月至2003年9月在英國威爾士班戈大學S.L.Braunstein教授量子信息小組做博士后,2003年9月至2004年9月在法國巴黎高等師范學校(ENS)物理系Kastler-Brossel實驗室高訪,2004年9月至今在山西大學光電研究所工作。
在學習中,他的學術功底、個人品性乃至人生價值都發生著變化。正是有了平日里量的積累,才有日后質的飛躍。
張靖說,在學術的道路上對他影響最大的人是他的導師彭堃墀院士。面對導師,他仰慕已久。彭堃墀教授是山西本土培養的第一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在他的印象中,彭教授很有學者風度,對學術的專一、單純,有種不可名狀的魅力。談及彭堃墀教授,張靖的眼神里始終閃耀著光彩與感謝。在多年的求學生涯中,彭教授博大的心胸、睿智單純的風范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為他在學術上和人生中學習的標桿。張靖坦言,如今彭院士依然是自己的偶像,老師對學術的鉆研最讓自己所激賞贊嘆。
正是因為有了這位德高望重、博學睿智的導師引導,張靖將風華正茂的青春歲月投入科學研究,平心靜氣地穿梭在精密儀器間,凝神忘我于尖端實驗中,在攀登科學頂峰的道路上不畏艱難、砥礪前行。實驗室已然成為他最熟悉的地方,加班加點做實驗、查資料成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出眾的才華在勤奮的催化下綻放異彩,30歲出頭的張靖已經成為山西大學當時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之一。與此同時,他在科研的道路上也得到快速成長,逐漸成為光電研究所的中堅力量。2012年,張靖被任命為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17年接任光電研究所所長。在山西大學的20多年,他從一名普通學生到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從“科研小子”到國家級領軍人才,令人羨慕的成績背后是磨難歷練后的成長,更是不忘初心的堅守。
▲張靖指導課題組青年教師進行實驗。
勇攀高峰
起舞創新“針尖”
2020年11月14日,“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行,來自九大領域的50名獲獎人依次從饒毅、潘建偉、鄔賀銓、程泰寧等發起人手中接過獎杯,張靖位列其中。
近年來,作為國家杰出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他主持多個國家和省部級項目,在超冷原子物理和量子光學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創新性成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6年,排名第二)、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02年,排名第五)。
在超冷原子物理研究方面,他自行設計完成超冷87Rb-40K玻色費米氣體實驗系統,建立了我國第一個超冷玻色—費米混合氣體實驗平臺,圍繞超冷原子自旋軌道耦合方向完成了系列具有國際影響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廣泛關注;2007年實驗實現了玻色氣體87Rb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和費米氣體40K量子簡并,這是國內首次完成的費米氣體量子簡并實驗。近年來,他通過實驗制備和研究了自旋軌道耦合的簡并費米氣體,并在Fermi氣體中利用自旋軌道耦合誘導產生Feshbach分子,實驗上研究了強相互作用下的一維自旋軌道耦合的簡并費米氣體,采用多束激光與原子多個基態子能級相互作用首次在超冷費米氣體中實現了二維的自旋軌道耦合,進一步在二維自旋軌道耦合體系中產生一個等效的垂直方向的Zeeman場,從而實現了Dirac點處拓撲能隙的打開。其相關實驗發表在Na鄄turePhys.,Phys.Rev.Lett.等國際著名學術雜志上,并受邀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作邀請報告30余次。
在量子信息研究方面,他取得多項創新性研究成果,提出明亮EPR糾纏光束的直接探測、連續變量量子密集編碼、可控的量子密集編碼、連續變量Cluster態和圖態產生等理論設計方案,并完成了相應的實驗研究;負責建立了兩套實驗系統,由PPKTP晶體構成的光學參量放大器獲得連續變量糾纏源,在該系統完成對量子光場的操控,相關工作發表在Phys.Rev. Lett.、Phys.Rev.A等國際著名雜志上。
張靖作為首席科學家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一項,承擔國家及省部級以上項目20余項,在Nature子刊、PRL等國際重要學術刊物發表論文百余篇,SCI引用4000余次。
其科研成果“連續變量多組份糾纏及其在量子信息網絡中的應用研究”獲2010年度山西省自然科學一等獎 (第一完成人)、 “半導體激光器強度和位相噪聲的實驗與理論研究”獲2003年度山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第四完成人)、“光場量子信息與量子通信的實驗與理論研究”獲第五屆中國物理學會饒毓泰基礎光學獎,2003年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2004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0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008年作為負責人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2012年獲二期延續資助,2009年獲評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入選人社部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3年入選科技部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山西省“三晉學者”計劃,2014年被評為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2015年入選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萬人計劃”領軍人才,2007年榮獲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2017年入選美國光學學會會士(Fellow)。
在成績和榮譽面前,他依舊清醒,選擇了這條路就要堅持走下去,把每一項工作、每一個階段的事情做好。
▲張靖和課題組青年教師一起探討實驗。
開放包容
點燃創新“引擎”
這些科研成果的取得,使張靖更明白“個人的能力畢竟有限,只有調動團隊的力量,才能攻克更多科學難題”。在研究所這個老中青結合的優秀團隊里,長者用豐富的經驗指引青年,青年用激情和活力感染長者。而作為中流砥柱的張靖在科研和工作上要求非常嚴格,營造了不唯權威、開放創新的科研氛圍。
他推崇教學相長,希望像激光一樣將團隊每個人的智慧 “相干合成”,發揮到極致。他十分注重培養學生對科研的興趣,總是鼓勵年輕人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他指導的博士研究生王鵬軍的畢業論文獲得了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另一名博士研究生付正坤于2013年發表了山西大學第一篇Nature子刊論文。多年來,光電研究所的外派人員百分之百選擇回國,充分展現出這個組織和集體的凝聚力。
用事業塑造人,用科研鍛煉人,用攻關培養人,用平臺團結人———這些年來,在張靖這只“領頭雁”的示范帶動下,全所科研人員胸懷祖國、團結協作、志在高峰、奮勇拼搏,向著光電研究新高地發起沖擊。
這個年輕的團隊先后承擔了 “863”“973”等多項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科研課題,取得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成果并屢獲大獎:“全固體化淡漠單品綠光激光器”研究獲得2002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糾纏態光場及連續變量量子通信研究”獲得200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光場量子信息與量子通信的實驗與理論研究”獲得第五屆饒毓泰基礎光學二等獎,“半導體激光器強度和位相噪聲的實驗與理論研究”獲得2003年度山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連續變量多組份糾編及其在量子信息網絡中的應用研究”獲得2010年度山西省自然科學一等獎……
“張教授是一名優秀的科學家,在科學園地里碩果累累;他更是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給我們傳授知識,塑造我們的學術品格,更用自己的善良、寬容、認真和正直塑造著我們的人格,也影響著他身邊的每一個人?!睂W生小李如是說。
▲張靖和學生一起學習、探討量子力學。
結語
今年1月4日,副省長王一新到山西大學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調研時指出,山西大學作為文理工并重的高水平綜合性大學,歷史底蘊深厚,學科門類齊全,科研特色鮮明,要在全省打造科研高峰、搭建一流平臺、引育一流人才上有更大擔當。他強調,省委、省政府將整合各方資源,支持山西大學爭創“雙一流”,在科技創新方面成為全省重要“方面軍”。
對此,張靖表示:“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蒲惺聵I是我的無悔選擇,兢兢業業、恪盡職守是我對勞模敬業奉獻精神的實踐。我將繼續擼起袖子加油干,帶領光電研究所科研團隊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山西轉型發展貢獻新的更大力量?!保ǜ咝?馮偉 趙永貞)
來源:山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