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喜迎建黨百年、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之際,為總結宣傳5年來全國學會和地方科協的改革創新實踐,遴選并陸續推送一批時代特色鮮明、改革成效顯著、具有典型示范意義的大會交流材料,供交流借鑒、相互啟迪,以期促進科協事業發展立足新起點、再上新臺階。
近年來,云南省科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科協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關于群團改革的決策部署,堅持“四服務”的職責定位,結合實際提出了“政治建會、學術強會、服務興會、科普響會”的工作思路,不斷強化學會黨建,推進學會改革,提升學會能力,推動學會創新發展,促進學會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更好地發揮作用,團結帶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為云南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學會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一、強化政治引領,保證學會正確發展方向
始終把政治建設作為學會工作的根本任務抓緊抓實,持續深入打牢廣大科技工作者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一)強化理論武裝
近年來,結合開展三嚴三實、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等重大教育活動,組織指導學會堅持不懈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宣傳貫徹,常態化講好黨的創新理論,講好習近平總書記許黨憂民的領袖情懷,講好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取得的輝煌成就,扎實開展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分眾化的思想引導工作。
(二)強化黨建引領
深化“黨建強會”計劃,堅持以“抓好黨建促發展”為主題,在120家業務主管學會中成立學會黨支部80個(單獨成立69個,聯合成立11個),深化鞏固“兩個全覆蓋”工作成果。加強體系建設,探索成立省科協社會組織黨工委,制定了《學會黨建工作建設指南》,不斷規范學會黨務管理,提升黨建水平,在15個優秀黨組織中開展黨建工作先行試點,打造“一批黨建陣地、一批精品黨建課程、一批現場觀摩示范點”。
(三)強化人文關懷
嚴格執行“一對一”聯系服務科技工作者制度,不斷完善細化服務內容和要求,結合“科技工作者日”“科協會員日”等時機,協調組織走訪慰問專家學者和一線科技工作者。多渠道多形式開展科技工作者座談調研,聽取意見建議和呼聲訴求,真正把學會建成科技工作者的“娘家人”,成為有溫度的“科技工作者之家”。
二、強化制度管理,加強學會規范化建設水平
以治理結構和治理方式現代化為目標,從調整會員結構、改革治理模式、加強隊伍建設、承接政府職能轉移、提升學會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全面推進學會組織方式、運行機制和管理工作創新,著力打造一批組織架構健全、體制機制完善、運行管理規范、富有生機活力的現代科技社團。
(一)加強制度建設
制定印發《云南省科學技術協會學會組織通則(試行)》《所屬學會年度目標管理考核評選辦法(試行)》《關于進一步規范所屬學會舉辦研討會、論壇等學術交流活動的通知》等規范性文件,推進學會日常管理制度化、規范化。
(二)加強信息化建設
聯合省科協學會發展和學術交流服務中心,依托無錫開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開發建設云南學會信息化管理平臺,對學會全面建設進行信息化管理,提高日常管理效益。目前,該信息化平臺已上線運行,得到廣大學會的廣泛贊譽和好評。
(三)加強考核指導
堅持問題導向,以解剖麻雀,現場辦公等方式,面對面幫助學會解決實際困難問題。去年以來,由學會部領導帶隊到學會檢查調研70余次。綜合利用日??己?、年度目標考核、年檢、項目驗收、參加學術會議等時機,加強對學會進行檢查指導。充分發揮激勵和約談機制,對于優秀學會在評選先進、項目資助上給予傾斜,對于存在問題的學會,及時進行約談,限期整改,確保學會規范運行。
三、強化服務幫帶,提升學會創新發展能力
切實發揮科協組織“四服務”的職責功能定位,組織學會引導科技工作者進軍科技創新和經濟建設主戰場,以項目資助和打造學術交流平臺為牽引,不斷提升學會創新發展能力。
(一)規范項目評審管理
出臺云南省科學技術協會《資助所屬學會項目管理辦法(試行)》《提升科技社團能力服務創新發展項目評估專家庫管理辦法》《提升科技社團能力服務創新發展項目評估專家評價辦法》,明確規范學會項目申報、項目評審、項目立項、項目實施、資金管理、績效管理、檔案管理、專家管理、評審紀律等要求,通過委托第三方機構,對項目立項評審、中期檢查、項目驗收進行綜合評估,保證客觀公正、確保質量。
(二)加大項目資金扶持
近 3 年來,通過積極協調財政支持,共投入經費1565萬元,以“提升科技社團能力服務創新發展項目”激發學會活力,資助學會圍繞省委、省政府重點工作,實施科技創新智庫建設、學術交流品牌建設、科技社團科普示范、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學會改革創新發展、產業發展智力支撐行動等7類178個項目,努力提升學會創新發展能力。2021年,投入經費535萬元,立項64個項目,支持項目數量比去年提高15.6%。
(三)打造學術交流品牌
近年來,先后與昭通、紅河、普洱、楚雄等州(市)黨委政府聯合舉辦7屆省科協學術年會,不斷匯聚創新資源、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在促進學科交叉、科技與經濟融合、推進脫貧攻堅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以項目支助方式,鼓勵和支持所屬學會積極開展高水平高質量的學術交流,近年來共舉辦1000多場次“多層次、多學科、多領域”的學術交流活動,其中省民族民間醫藥學會“瀾滄江—湄公河傳統醫藥學術交流會”、省中醫藥學會“蘭茂論壇”、省測繪地理信息學會“東南亞測繪協會理事會”、省認證認可協會“全國認證認可創新發展學術論壇”等一批學術交流平臺逐步成為品牌。同時,我們積極整合學會專家資源,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開展專題調研,形成決策咨詢報告,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服務,近年來共有9篇高質量決策咨詢報告得到云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批示肯定,有力促進了云南省學術繁榮、學科發展、自主創新和人才成長。
來源:中國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