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編者按:
在喜迎建黨百年、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之際,為總結宣傳5年來全國學會和地方科協的改革創新實踐,遴選并陸續推送一批時代特色鮮明、改革成效顯著、具有典型示范意義的大會交流材料,供交流借鑒、相互啟迪,以期促進科協事業發展立足新起點、再上新臺階。
?
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2016年,中國科協(成都)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以下簡稱“離岸基地”)獲得了中國科協批準,并在“2016成都全球創交會”上進行授牌。同年我市策劃舉辦了首屆中國(成都)海外人才創新創業項目大賽,開啟了中國科協在全國舉辦海外人才創新創業項目大賽的序幕。作為全國首批、西部第一個離岸基地試點城市,成都始終將離岸基地作為全球招才引智的重要抓手,圍繞“柔性”引才理念,探索形成了“雙向離岸”柔性引才機制,詮釋了“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新人才觀。
一、雙向離岸:構建成都探索多方共建柔性引才新模式
經過四年實踐,成都以高新區為試點單位,對離岸基地工作的認識和理解也由淺及深。
(一)完整的離岸基地應當是雙向的離岸基地
離岸基地是鏈接國內和海外創新資源的平臺機制,必然涉及國內和國外兩個層面。一方面是在國內建設孵化培育園區,另一方面是在海外建立孵化培育站點,國內基地與國外站點同頻共振,方可達到最理想效果。
(二)以“柔性”做基因,塑造先進的離岸基地
離岸基地能成為海外招才引智的重要渠道,關鍵是能發揮“柔性”作用,一方面是空間上的柔性,另一方面是時間上的柔性,對人才“使用彈性、管理軟性、服務個性”,才能更好地克服剛性引才束縛。
(三)以多方協同共建高效的離岸基地
離岸基地的建設涉及政府部門、海外人才、企業、中介機構等多個方面,讓政府部門發揮土地、政策、資金等優勢,讓海外人才發揮技術、項目等優勢,讓企業發揮產業,行業優勢,讓社會中介發揮平臺鏈接優勢,形成四方合作機制,方可揚長避短,使離岸基地高效運轉。
二、三位一體:成都離岸基地建設系統推進
(一)廣布局,加強基礎硬件建設
一是多渠道建立離岸基地海外站點。充分利用海歸創業聯盟、四川省歸國人士企業聯合會、孵化器、高校校友會、協會商會等渠道,主動對接海外資源,已在歐洲、北美、日韓等地建設海外離岸基地。二是高標準打造國內離岸基地孵化園區。建設中歐中心、中韓創新創業園、新川科技園、中日產業園等4個離岸孵化園區,構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配套成熟完善的空間孵化載體和產業園,引進海外項目20余個。
(二)配政策,構建離岸基地政策扶持體系
一是在全國率先明確海外人才離岸雙創政策。先后出臺《成都人才新政10條》《成都人才36條》《成都人才新政12條》《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人力資源協同創新計劃》《成都高新區離岸基地管理辦法》,對經認定的離岸基地給予建站補貼和引才獎勵;取消海外人才在成都工作時間的限制,可以享受成都人才政策。二是對海外高層次人才項目給予“三個五”政策。將符合條件的海外高層次人才認定為成都高新區“急需緊缺人才”,對其創辦的企業給予最高500平方米創業空間支持,5套以內的人才公寓購買資格,最高500萬元啟動資金支持。
(三)優服務,建立多方聯動的項目落地服務機制
一是建立四方會商機制,提高海外項目落地成功率。整合政府部門、海外人才、企業、中介機構等四方資源,定期組織離岸基地、海外項目開展交流協商,加快離岸項目的落地轉化。二是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專業化的“托管式”服務。按照中央和省市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推出“首證通”,實現海外項目落地注冊僅跑一次、一窗辦理、最快一天。同時推出人才服務專員“一對一”服務。我市自建立離岸基地以來,通過“賽會展”等多種形式,吸引了一批海外科技人才優質項目來蓉落地,并取得較好發展。2016年大賽一等獎項目“機器人RV減速機”獲得13項國家專利,3種型號實現批量生產,項目負責人宋彬(新加坡籍)2018年以來相繼獲得四川省、成都市特聘專家稱號,現已是中國科協特聘海智專家。
三、離岸基地:成都全球引才引智的橋頭堡
(一)建設離岸基地,有效緩解成都引才痛點和優化人才結構
如何有效招引海外人才,一直是我們人才工作的痛點。據統計,近年來海外人才歸國創新創業70%選擇了在北上廣深沿海一線城市,只有30%流向了內陸城市。近年來,通過離岸基地建設,成都對外影響力不斷上升,已成為北京和上海等一線城市海外人才外流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據統計,2019年成都高新區留學歸國和外籍常駐人員超過5000人,比2016年翻一番。
(二)建設離岸基地,增強成都海外人才爭奪競爭能力
為搶抓海外智力資源,全國各地紛紛發力,有的提供長期居留、永久居留便利;有的則出臺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成都在人才爭奪戰中充分利用離岸基地開展柔性引才,揚長避短,通過離岸基地引進各類海外高層次人才200余人、海外高層次人才項目67個,形成了高端人才和創新成果在成都高效聚集轉化的效應。
(三)建設離岸基地,彰顯了成都自身優勢和美譽度
成都是“五中心一樞紐”的國家中心城市和“一帶一路”樞紐節點城市,有中國·歐洲中心、中韓創新創業園、中日合作園區等一批國際合作園區,為海外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平臺。成都高新區是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自貿試驗區,直接管理服務人口超過2100萬人,市場輻射中西部地區人口3.5億人,離岸基地建設為海外高端人才創新創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成就了高新區這一“近者說,遠者來”的創新創業熱土。
來源:中國科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