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上午,以“助力科創 共謀發展”為主題的山西省科協所屬學會秘書長沙龍在線上舉行。會議主要是為落實中國科協《“科創中國”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扎實推進“科創中國”山西試點城市(園區)建設,提升學會服務區域科技創新能力,促進學會為我省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
山西省現代農業區域科技服務團向各學會秘書長介紹了服務團2022年“科創中國”行動的實施情況。報告總結了服務團在實施“科創中國”行動以來的經驗與成果,認為依托協同創新站點,能更好地整合“政產學研金服用”各類創新要素,實現資源優化配置,避免多主體的重復建設,能持續有效推動企業在科技創新領域持續發力。報告中還提出,主動對接融入重大國家戰略,搭建跨區域合作平臺,促進跨區域學術交流,對科技資源下沉,促進科技創新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各學會秘書長對區域科技服務團今年服務“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所獲成效給予肯定,并分別圍繞各自學會今年開展“科創中國”山西行動的實施情況進行了交流匯報。
山西省雜糧學會秘書長原向陽介紹了學會通過整合多方科技創新資源,推進“科創中國”建設的經驗和做法。學會通過整合共建實驗室、雜糧研究中心,為引進高尖端技術人才搭建平臺;通過整合雜糧企業,加入雜糧產業聯盟,幫助企業引進和推廣新技術、新品種。學會通過資源整合形成合力,為全省實現農業現代化貢獻力量。
山西省金屬學會秘書長侯雪峰表示,學會聚焦省內重點鋼鐵冶金企業,成立科技經濟融合組織,在企業建家交友,為企業長期提供科技成果評價、工藝技術、裝備驗收等服務。此外,學會聯合同行業學會協會,舉辦山西省鋼鐵行業科技和創新能力提升培訓,承辦全國及省內學術交流會,為行業人才培養和技術進步作出重要貢獻。
山西省作物學會副秘書長張麗光介紹了今年學會參與“科創中國”山西行動以來的成果。她表示,學會以加強與國家級學會及聯盟的聯動為特色,加入中國作物學會成立的“科創中國”沁農作物產業科技服務團,并協同國家功能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深入七地的十余個縣區,開展科技對接服務。截至目前,學會已成功服務呂梁臨縣、晉中太谷、運城新絳等八個縣區,有效推動地方科技經濟的深度融合。
山西省計算機學會、山西省茶葉學會、山西省紡織工程學會、山西省制冷學會、山西省化工學會、山西省林學會、山西省農業機械與農業工程學會等7家學會也分別圍繞“科創中國”行動,就各自在技術咨詢、技術轉化、技術研發等方面的經驗和做法進行了分享。
省科協學會部副部長馬建軍在總結講話中表示,通過聆聽各學會的匯報,看到學會工作“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深受鼓舞,倍感驕傲。馬建軍還向參會秘書長提出三點要求:一是希望秘書長主動作為、堅持不懈,引領學會往更好的方向發展;二是希望秘書長加強配合,形成合力,與科協加強交流,學會間加強聯系,著力實現資源共享、人員互通、活動協辦、品牌共建的工作格局;三是秘書長要提高認識,助力科創,認真貫徹國家、省委戰略部署,積極參加省科協各項活動,主動投入到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進程中。
本期沙龍由山西省科協學會部牽頭,山西省學會學術服務中心承辦。省科協學會部部長楊茹,副部長馬建軍,省學會學術服務中心主任李欣雁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