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1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線上線下多渠道傳播科學知識、展示科技成就,樹立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要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激發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愿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少年群體。
近年來,在黨和政府的大力引導和政策的支持下,科普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和積極參與,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已達到12.93%,較2020年的10.56%提高2.37個百分點。這個過程中,全國各級學會生產了大量的科普資源,開展了豐富的科普活動,為公民科學素質的提升貢獻了重要力量,為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奠定了很好的人力資源基礎。
各學會作為專業領域聯系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具有特定的組織和人才優勢,學會自身、會員單位和會員個人每年都會生產大量的權威科普內容。為更好地探索學會服務于科學教育和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的有效模式,2022年中國科普研究所與6家全國學會、1家地方學會結合各自優勢力量面向青少年研制了60余小時的科普課程,并邀請院士專家開展了近百場面向青少年的科普講座。諸如此類科普活動,每年在全國學會大規模開展,根據132家全國學會提交的2022年工作總結材料顯示,2022年度132家全國學會開展品牌科普活動共計達3.5萬余次。
目前,僅中國科協所屬全國學會已經達到216家,再加上諸多的省市學會,每年產生數量龐大、內容豐富的科普資源。各學會在利用科普資源助力“雙減”,提升青少年科學素質工作中已經從“大有可為”到“有所作為”。
但這些科普資源有的在服務了一小批青少年后便通常被束之高閣,無人問津,成為“次拋”,有的則僅僅是為了留底,以待審查,導致了資源的浪費,而另一方面廣大青少年尤其是邊遠地區青少年卻難以觸及到高質量科普內容。因此,想要各學會在科普助力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工作中從“大有可為”到“有所作為”,更進一步到“大有作為”,科普資源的高效配置問題亟待解決。
從資源的歸屬來說,可以分為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資源優化配置需要做到窮盡內部資源,善用外部資源。在具體配置過程中,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資源在空間或不同部門間的最優配置;二是資源的時間最優配置。所以學會科普資源的高效配置首先要避免“活資源”成為“死資源”,其次要將學會內部“死資源”恢復為“活資源”。具體到學會開展的系列科普活動,形成的科普影像資源來說,可以從時空的優化配置入手,打破時間和空間約束,由相關部門研究編制學會科普講座指導執行手冊,對講座內容,講座形式,直播要求,素材格式等要素給出參考規范,并通過征集扶持等形式統籌整合全國學會每年舉辦的各類講座等活動中形成的影像資源,委托專業團隊進行整合開發,形成專家科普資源庫,在科普中國及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面向廣大青少年進行開放,打造視頻版“科普大百科”,讓資源“活”起來,滿足廣大青少年對科普內容“量”和“質”的需求,緩解基層優質科普資源供給不足問題。
內部資源盡可能用盡,外部資源更需擅長找到結合點。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愿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少年群體,僅靠各學會對接部分學校開展科普講座顯然杯水車薪,而各個學校的科學教師便是最直接的外部資源。這也就歸到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中來。想要“大有作為”,則需充分發揮科學教師群體的力量,以科普為抓手,按照從科研到科普,科普到科教,科教到課程的三階轉化模型,學會和學校結合,研制面向青少年的校本科學課程資源,促進中小學科技教育機制轉換創新,更是促進學會科普助力“雙減”形成可持續性的長效機制。
盡可能開發內部資源,最大化利用外部資源,通過內外部資源有效結合的系統化培訓,以點帶面式推廣,通過“開發-培訓-示范-推廣”一體化的科普模式,各學會在科普與“雙減”結合的工作中,自然由“大有可為”邁步“大有作為”。